“锻炼体魄好打日本”抗战时期体育如何成为另一种武器?多宝体育- 多宝官方网站- APP下载

2025-09-03

  多宝体育,多宝体育官方网站,多宝体育APP下载1942年9月1日,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举行,彼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仍有1388名运动员参赛。9月9日,《新华日报》发表了主席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这对在抗战战略相持阶段鼓舞民心士气,推动抗日军民以坚强体魄和必胜信心,夺取抗战最终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人在与日本对战时面临着极大挑战。除了武器装备上的落后,军队整体的作战水平和身体素质也存在差距。中华民族在深重的苦难中,迸发出体育救国的觉醒,体育也被赋予了救亡图存的使命,它不仅是强健体魄的手段,更是锻造民族血性的熔炉。

  在北京祥体育博物馆中,收藏有多件抗战时期的相关文物和文献资料。馆长李祥希望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前辈先贤们曾把体育当成一种武器去保家卫国,“抗战时期,体育是救亡图存的武器。今天,体育是强国复兴的基石。”

  北京通州区宋庄,有一处略显小众的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馆长李祥几十年来走遍全国大大小小的古玩城,四处搜集与体育、奥运等相关的文物,至今藏品已超3万件。2010年,李祥斥巨资收藏了1917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3卷第2号,成为这里的“镇馆之宝”。这本一百多年前的杂志被精心放置于定制的玻璃盒内,四角已有些发黄破损。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在这期《新青年》杂志上,时年24岁的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发表了一篇著名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探讨体育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文章一开始,就通过揭示中国积弱的现象,明确地提出了体育的重要性,“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他强调,体育的效用在于人类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善自身的体质。在此基础上,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使人“身心并完”。

  在写《体育之研究》之前,对体育便已有深刻的研究。电视剧《觉醒年代》里有这样一个场景,陈独秀对青年提出了六大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又补了一条:健壮的而非体弱的。他说,“我国士人,文弱者多,武风不振,敢于努力救国之新青年,筋骨强,方能气力雄,才能真正把外国人叫我们东亚病夫的帽子彻底踩在脚下。”在李祥看来,的这番话是早期红色体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引领着抗战时期的体育发展。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党中央8月1日在延安举行了陕甘宁边区第一届抗战动员体育运动大会,俗称“八一”运动会。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他说这次运动会不仅是运动竞赛,更要为抗战而动员起来,并向全党全军发出了坚定号令:“在这个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已到最后关头的时候,我们举行这个抗战动员体育运动大会,是有着极重大的意义的。我们要做一个榜样,表示我们抗战的决心。”抗日战争期间,党中央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为民族解放战争服务。

  “民族的健儿,革命的勇士,来,咱们一显好身手。叫国际强盗,血腥的法西斯,在我们面前发抖!爬山的,登高峰;赛跑的,占前头;射击的,瞄好准;投弹的,猛力投……”这是1942年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的会歌。在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内,几十张老照片记录下了这次运动会的盛况。

  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九一”扩大运动会的举办就是为了支持反法西斯战争,通过开展国民体育运动,使国民都有强壮的体魄,担负起繁重的抗日救国工作,建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运动会自当年6月筹备以来,党中央和延安边区政府非常重视。朱德总司令担任大会会长,贺龙、柳湜任副会长,李富春、萧劲光分别担任正、副总裁判,出任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裁判委员会委员则包括、王震等人。

  运动会主场地设在延安文化沟青年体育场和东关机场体育场,除延安市各机关、学校、工厂、部队外,还有各专署、县市的运动员参加,晋西北根据地120师和新军代表也专门从山西赶来参加,运动员人数达到1388人。比赛设置了田径、篮球、游泳等常规项目,马术、武术、摔跤等表演项目,此外还有武装爬山、武装渡河等军事竞技项目。

  李祥介绍,当时物资非常匮乏,很多运动员游泳衣都要相互换着穿。尽管条件很简陋,但大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这不仅仅是一次运动会,更是一次增强团结、激发爱国斗志的动员大会。”

  9月1日开幕式当天,出席。朱德在致辞时表示,将来运动发展方向要着重于军事方面,以便把更多人都锻炼成为坚强的人。贺龙也为运动会题词——“体育运动军事化”。“九一”扩大运动会比赛日期为9月1日至6日,但田径比赛、球类比赛直到9月14日才全部结束。

  9月9日,《新华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的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当日恰逢国民政府组织的第一届体育节,全民性的体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的题词对在抗战战略相持阶段鼓舞民心士气、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日军民以坚强体魄和必胜信心夺取抗战最终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人在与日军对战时面临极大挑战。除装备上的落后,军队整体的作战水平和身体素质也存在差距。也是在这个时候,中华民族在深重的苦难中,迸发出体育救国的觉醒,体育被赋予了救亡图存的使命。

  1942年9月2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发了朱德的《祝九月运动大会》一文。朱德在文中说,“从华北我们军民与敌人的作战上,使我深深感觉我们在体力上是逊于日本很多的。用这种体力跟敌人竞争,我们都要吃亏一着的。”朱德表示,改进军民的体力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善军民生活,丰富给养;二是普及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他说,中国新一代青年人应与老一辈人不同,要培养成健全强盛的体魄,把自己锻炼成坚强结实的一代,来担负抗战建国的艰巨事业。

  那段时期,战士们在战壕里进行锻炼,民兵负重越野,抗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用石锁练习臂力,体育活动在根据地越来越普及。在祥体育博物馆收藏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西行漫记》)一书中,有不少内容都提到了陕北根据地的体育活动情况。斯诺在书中写道,每一间列宁室都有一张乒乓球桌,除了球桌也做饭桌,每个连都有几个乒乓球高手。

  有一次,斯诺应邀到保安县(今志丹县)的红军大学参观,记录下了学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的学员在球场上打兰球(原书稿即如此——编者注);有的在保安城外的一条黄河支流边草地上的一个网球场打网球;有的在打乒乓球。”此外,斯诺对围绕提高军事素质而开展的跳远、跳高、爬墙、盘绳、掷手榴弹等体育竞赛活动也很感兴趣,他说在看了红军爬墙、跳杆和盘绳等比赛后,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报纸上给他们起“人猿”的绰号了。

  在祥体育博物馆,一组延安军民溜冰时的原版照片,也记录了延安当时丰富的体育生活。照片上人头攒动,依稀能感受到当时的滑冰盛况。只是时间久远,照片上的标语已有些模糊。李祥找过不少专家学者,大家普遍猜测上面写的是“延安溜冰大会”。

  李祥介绍,当时延安的冰鞋很少,仅有的冰刀大家都是轮着用,很多人排到了后半夜才能滑上。碰到日军飞机轰炸延安时,大家总会第一时间去捡弹壳,拿来打磨成冰刀。“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延安军民仍乐观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不能把它简单看成运动,更是延安军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抗战必胜的信心。”

  今年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李祥把这些刻有“强国强种”“体育救国”“健身救国”字样的奖牌、奖杯、墨盒等抗战相关文物整理出来,做了一个特展,他希望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前辈先贤们曾经把体育当成一种武器去保家卫国。“抗战时期,体育是救亡图存的武器。今天,体育是强国复兴的基石。”李祥说。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2-2025 多宝体育- 多宝体育官方网站- 多宝体育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